Read Time:18 Second
多年之前某次日本之行,在午餐時日本友人忽然問我:“你們中國人吃飯是不是一定是熱吃的?”原因是我們當時午餐所吃的定食是配冷飯糰的,而在不久之前他招呼另一位來自香港的人客,午餐所吃的亦是差不多的冷飯定食。但他說那位朋友看見那飯糰便縐起了眉頭,整餐飯全沒有碰那飯糰。他恐怕待客不週故有此一問,我也只好替他解說可能是他的腸胃有毛病不能吃冷吃而已。
這也同時勾起我的好奇,我們中國人號稱是吃飯的大國,但我們在飯的烹調方式上變化並不太多,除了日常之白飯外,便只有炒飯、荷葉飯/糯米雞、上海之菜飯、及在夏日才吃之湯泡飯外便沒有其他。而當然,全都是熱吃的。
而我在回看日本時,除了白飯外最主要的便是壽司,而壽司之變化更是多采多姿,除了一般之手握壽司,軍艦壽司,手卷,便利店中最常見之三角壽司,關西之方型腐皮壽司,柿葉壽司等林林總總。此外,一般便當中之飯糰大多是壓成十分工整之一糰,更會灑上黑芝麻或其他佐料,有時亦會混入蝦米碎或或三文魚乾碎增加滋味。
而菜飯方面之變化亦比上海式為多,除了會使用不同之蔬菜外,亦有混入紅豆或黑豆之豆飯,亦有使用甜薯之蕃薯飯、栗子飯等等;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總括而言,冷熱均有,因料理形式而定。
越是珍貴之食材,人們才會花心思去做出更加多不同之料理。看來我們這個吃飯大國的大廚們似乎過份專注於高級食材之烹飪,反而在對待“飯”這基本食物上,似乎是忽略了。謹在此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在飯之烹煮上下功夫,使我們這個飲食大國在“飯”這個環節上可以大放異彩。
而當然,飯,不定是要熱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