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留意到,日本的餐館是有很多吧枱的?
大學同窗Stephen 是日食愛好者,我們偶爾會一齊出動找尋美食。Stephen 雖然愛好日食,但他頗不滿在日本餐廳經常要坐吧枱。
今次,我們造訪一家日本著名過江名拉麵店,我們被安排坐在吧枱。
"又是吧枱!吧枱枱面這麼狹小,有甚麼好?日本餐廳真的這麼喜用吧枱?"
"這個當然,你不見在日式餐館中,吧枱佔了一個很重要之地位。由平民之拉麵店、居酒屋、天婦羅、爐端燒、以至高級之壽司店、鐵板燒,均可見到吧枱之身影。雖然,不少餐廳也會設有小方枱,但總是離不了吧枱"我道
"那吧枱有甚麼好處而令日本人如此偏好?"
"吧枱之好處甚多,第一是是高效率,客人面對廚師,由下單,上菜,以至結賬,均在最短距離,最快時間送達客人。要知道,即煮現食往往是最好味的"
"其次是節省人手,尤其是One Man Band 之拉麵店或台屋,店主由廚師到侍應及收銀可以一腳踼。第三是節省空間,客人排排坐,節省店內空間,尤以狹小之屋台更合用"
"這點我明白,日本的餐廳,尤其是拉麵店,真的是很狹小的"Stephen 也有同感。
"對於壽司吧及屋台一類餐館而言,另一優點是易於交流。由於各人之間之距離拉近,客人可直接與廚師商討挑選最好的剌身。而屋台或小居酒屋之類其他小店,廚師以至客人之間可自由交談,形成一種獨特之社交場合。日本著名之漫畫"深宵食堂"正正描繪出此中之場景"
"當然,吧枱也有缺點,就是客人之數量受到吧枱長度限制,一般不能招待太多客人。但這點也不盡然,我曾造訪日本一家日本大型連鎖餐廳,店內之吧枱並不是長條形。而是排成—凹一凸方式填滿店內空間,以容下更多客人"
凹凸形之吧枱



"既然吧枱有這麼多優點,為什麼外國除了酒吧外,我並不見到有吧枱?"Stephen不是百分百認同
"不,美加餐廳也有用吧枱的,你記不記得我們在楓葉國遊學時,那家在 Highway 邊,我們常常去的Ponderosa Café?他們的佈局就是一條長吧枱,再加靠窗之一排卡位構成。常有些貌似貨車司機之人士坐在吧枱進餐,很快食完便走了。美加工資昂貴,這些單身人客坐吧枱可直接向廚師下單,可以節省人手"
"當然記得,那時我們幾條友常常坐在窗旁那些大卡位,天南地北地吹水吹到不知時間過,正是我們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日子!"
想不到吧枱竟然勾起我們塵封的回憶。
在美加,很多之美式 Road Side Café 之典形格局是吧枱


"但既然吧枱如此好用,為何只有日本及西方才有,而中式餐廳並沒有使用?"我們開始深入探討吧枱。
"其實並不,在中國及台灣我也曾見過一些路邊小食檔是在主儺之三邊加上木板作枱供單身人客使用,有如日本之屋台"我道
"而香港早年之大牌檔同是在檔口三邊加有木板及小木櫈供單身人客使用,但可能是不好坐的關係,到了今日已沒有牌檔有此安排"
"至於為何今天香港中式食肆不使用吧枱?有一個說法是中式煮食爐火猛,油煙又多,故廚房不宜直接面對食客。但真正原因相信要找個飲食界人士為我們指點一下"
#日本餐廳 #拉麵店 #吧檯
=================================================
是日金句:
你會尊重那一個人多些,一個很有錢的人還是一個有良心的人?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我一個 Like 吧!Thank You
更多圖片及文章
Facebook 專頁 “道名看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6442955653
=================================================
以旅會友,如果你們有甚麼意見或問題,歡迎PM給我
中式大牌檔本來也是有吧枱式坐位


